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完成国家级验收

1月16日,验收专家组检查东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图为考察现场 本报记者 郑连龙 摄

  经过为期两天考核验收,东莞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级现场验收工作昨日结束。此次现场验收专家组由国务院参事张纲担任组长,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8名专家组成。在为期2天的现场验收期间,专家组通过汇报交流、实地考察、市民座谈和情况反馈等环节,全面评估审核了东莞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市委副书记姚康、副市长张科出席了昨日的情况反馈会。

  构建立体化创建工作格局

  我市自2012年9月份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资格的城市后,积极推进“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出台了“1+4+3”创建方案体系,即1个创建工作整体方案,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4个创建子方案,强镇、强业、强企3个行动方案,构建了立体化创建工作格局。

  在组织保障方面,把质量强市工作定位为政府“一把手”工程。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担任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8个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小组全体会议、牵头单位协调会议、联络员会议等制度。

  同时,健全标准化政策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深化名牌和质量奖工作,目前全市各类名牌名标总数达580个,11家企业获评市政府质量奖、2家企业获评省政府质量奖;积极落实知识产权工作,加强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全市建成11个国家级、16个省级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发挥质量对转型升级促进作用

  东莞创建“质量强市”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成效斐然。2013年,市级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78%;重点食品抽检合格率超95%;2011年以来,进口商品法检检出率和出口商品法检合格率位列全国前10;万台设备事故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中型工程和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

  张纲对东莞立体化创建工作格局、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检测资源联盟、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工作表示肯定,并在培育重点产业集群、提出支柱产业发展的标准战略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希望东莞市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核心理念中质量的地位和作用,发挥质量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落实企业在质量强市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在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建设中能够实现新的跨越。

  姚康在情况反馈会议上表示,东莞将以这次验收工作为契机,继续深化认识,充分发挥质量对加快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务实推进,确保创建成果和示范经验不断深化。同时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质量创新机制,努力把东莞建设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0

下一篇: 《东莞市志(1979 - 2000)》 昨首发

上一篇: 市政协开展春节扶贫送温暖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