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审批时限缩短50%以上,企业投资审批事项将压减七成……今年1月,“莞版投改”60条(《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透露以上“投改”目标。这项改革何时实施?具体如何进行操作?
昨日,《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发布,这份细则清晰划定了操作细则,明确了各个审批环节时限,60项改革举措全部落实就位。《细则》将于下周一正式实施。也就是说,从3月24日起,在东莞凡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审批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将从以前的18个月缩减到7个多月。
对此,市委政研室主任邓涛表示,《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正式落地,改革已全面启动,东莞朝着“国内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办事最灵活、服务最佳的城市之一”的目标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细则看点
取消之最 市管权限项目一律取消核准
以前,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要实行核准制管理,这不仅需要提交的申报资料很多,而且审批时间很长。在《细则》中,市发改局提出,除需报国家、省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外,市管权限内不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改为备案管理,并落实招标核准。
据悉,仅“取消核准一招”,就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备案不需提供规划、用地、环评等前置条件,有效精简手续,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使企业投资活动更加便捷。
变通之最
部门许可不再作为前置条件
过去,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审核备案都以规划部门的许可证明文件为前置条件,无规划许可证明文件的,则不予受理。《细则》显示,市消防局对此进行了改革,提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备案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并联办理。消防部门不再以其他部门的许可为前置条件,主要对场所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把关,大大提升办事效率。
时限之最
为项目投产赢得6个月时间
过去,按照规定,基坑基础与主体工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报建。在《细则》中,市住建局、市水务局提出,创新实施基坑基础与主体分开单独报建,为基坑基础先行施工创造条件。
也就是说,为基坑基础先行施工创造条件,为项目建成投产赢得最少6个月时间,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方便企业办事。
部分项目审批改革前后对比
涉及部门改革前改革后改革红利市发改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与立项阶段其他审批事项串联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与立项阶段其他审批事项并联办理。能并不串,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市地震局所有项目都需抗震设防审核。除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次生灾害工程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外,不再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缩减抗震设防审核项目范围,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市规划局居住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公建类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需单独编制交通影响评价。一般项目(居住类建筑面积小于10万平方米,公建类建筑面积小于7万平方米)无需编制交通影响评价,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统一编制交通影响评价,统一论证分析交通影响并提出交通措施。一般的项目无需独立编制交通影响评价,且需独立编制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减少20%-25%。市国土局已办理用地手续,变更土地用途要求重新立项的、需办理流转出让或转让手续、需重新补办立项的建设项目要补办项目用地预审。压缩市级立项的项目预审范围,对已取得土地使用证且不涉及土地用途和地块位置变更的项目,无需办理用地预审。项目已办理用地手续,在土地用途和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无需办理用地预审。市环保局申请人须提供《排水许可证》作为排水去向证明。项目获得相关排水管网管理单位出具的《城市排水设施接驳信息登记表》,可作为环评文件的有效材料。简化申报材料,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市水务局
基坑基础与主体工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报建。创新实施基坑基础与主体分开单独报建,为基坑基础先行施工创造条件。为基坑基础先行施工创造条件,为项目建成投产赢得最少6个月时间,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方便企业办事。
对话
市委政研室主任邓涛:
《细则》推动事项是全面深化改革抓手
记者:《细则》的出台,及时回应了社会期待,您如何看待这项改革?
邓涛:实施细则的出台,实现了五个“第一”:这是市委“一号文”出台后第一批重要的配套政策;是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东莞全面实施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东莞今年狠抓《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项重大突破;是东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第一项重大举措;是东莞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的第一个创新蓝本。
记者:如何看待各部门在这次改革中的作为?
邓涛:可以说,参与这次“投改”工作的各个部门都“说到做到,眼到手到”。所谓“说到做到”,指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既然向社会承诺了,就一定会说到做到。所谓“眼到手到”,指的是所有参与改革的政府部门深度贯彻了改革精神,向先进城市改革看齐,并且付诸实施,真切落实了改革举措,而不是眼高手低。
记者:改革举措领跑,接下来东莞要做什么?
邓涛:改革领跑,重在落实。今年初,市委以“一号文”的形式出台《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吹响了东莞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是我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放在嘴上说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中去,要找准全面改革的突破点、着力点、支撑点,从最关键的问题和环节改起。而《细则》所推动的改革事项便是东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抓手。
记者:这项改革对于企业的影响在哪里?
邓涛: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直接牵涉到企业的投资效率,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细则》的出台,将《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方案》的举措落到实处。 (记者 高志全)
相关链接:东莞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