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讯 (记者 苏婵 通讯员 陈逸影)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东莞市司法局结合不同重点对象特点,从普法服务对象需求的角度出发,“三措施”创新普法方式,提高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良性健康发展。
这“三措施”包括丰富城市法治元素。结合城市市容整顿、三旧改造等,设立法治宣传角、法治驿站,将法治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升级改造中。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系统性、基础性社会工程,纳入“法治城市”、“法治镇街”、“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中,挖掘整理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法治名人、法治典故、法治警言进行宣传,提升广大群众对法治城市的认可度及自豪感。组织户外LED屏、楼宇电视广告屏播放普法公益广告,开展户外公益法制宣传,培育人们遵法守法观念,努力实现全市法治元素多样化。
强化四类对象普法。从重点对象需求出发创新普法方式。公职人员以强化其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为重点,制定《2014年度东莞市公职人员学法计划》,编辑《2014年度东莞市公职人员学法资料》,开设网络学法视频课程,实行公职人员无纸化学法考试。青少年以“法制教育课堂化”为手段,拓展法院、监所、交通、消防等普法教育功能,开展模拟法庭、警示教育、消防演习等普法实践活动。新任两委干部以提高化解基层矛盾能力为突破口,发挥“一村(居)一律师”作用,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进行法制宣传。企业员工以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为主,督促企业加强对新入职人员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
强化全媒体普法宣传。开通“东莞普法”微博,每天发布普法信息,回应网络法律问题,解答法律疑问。创办《法治东莞》专刊,策划不同普法主题,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法律法规知识。建立广播电视台东莞普法空中基地,组建“法治观察员”团队,精选并深度解析我市法治建设、公民依法维权、热点法律法规、突发重大事件方面典型案例,激发听众法律共鸣,培育法治思维,养成法治习惯。打造法治东莞讲坛、法治大涂鸦、普法微平台、法治公园、香市说法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开通东莞普法网、手机短信普法等新型普法媒体,构建普法教育全媒体覆盖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