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消委会发布最新一期消费案例点评,专为家具等大宗商品的网购注意事项与维权策略答疑与支招。其中,针对时下微信朋友圈广泛兴起的“集赞送礼品”活动,市消委会秘书长邓国平提醒道,市民如果随意点赞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还传播了负能量,助长了商家的不诚信经营行为。
微信“集赞送礼品”有骗局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集赞送礼品”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疯狂分享。面对分享者的“求赞若渴”,很多人几乎不看内容就直接点赞,其间也有不少人顺势继续转发以求领奖。点赞送旅游、送机票、送护肤品、送日用品……琳琅满目的“惊喜”时刻活跃在朋友圈。
比如,陈先生参加“集赞送真皮包”活动,谁知收到的皮包仅是一个巴掌大的钥匙包,对比宣传产品,严重缩水,非常失望。方小姐看到“集赞送车载冰箱”活动,详细看微信内容原来网页底端写着“每天抽取40名送出”字眼,也就是说并非集满就能送,还得抽奖,至于抽奖的公平性、真实性只有商家说了算,消费者不留神就被忽悠了。目前,已有不少网友发觉上当受骗。
不要跟风以免被利用
对此,邓国平表示,市消委会近期也陆续接到消费者反映微信集赞赢礼品的投诉,以送满即止、名额有限、最终解释权等理由拒付礼品、礼品缩水、点赞送礼套取电话地址等重要信息等纠纷问题陆续出现。
“天上不会掉馅饼”,微信集赞兑奖活动水分多,市消委会呼吁广大消费者面对商家不规范的微信集赞宣传活动,不要跟风,保持理性,“看到不能兑现或不确定性的承诺,没有公布程序的内容,不要参与,以免被利用。”不要别人转发你也跟着转发,自己上当受骗还散播了负能量,不仅使更多人受骗上当,也中了不法商家的圈套。
实际上,“微信集赞赢礼品”并非一种消费行为,严格来说不适用《消法》调整。消费者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随意助长商家不规范、不诚信的宣传手法。消费者应做到合法理性消费,“一旦自身权利受侵害,就要及时在微信上发出声音的同时,积极维权,这样才能防止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一定要摒弃那种对于他人受骗的冷漠态度,因为社会的良好秩序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来维护。(记者 柯兵 通讯员 梁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