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城市开发强度全省第二

    高达45%,仅次于深圳,远超生态宜居警戒线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昨天公布的数据,东莞的城市开发强度达45%,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深圳,远超30%的生态宜居警戒线。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底,东莞的开发强度就达43%,超香港两倍。有专家认为,这种过度开发除了影响生态,也在影响着东莞的发展后劲,目前东莞已有很多镇街“无地可用”,严重制约了优质项目的落地。

  开发强度不到4年增两个百分点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方面昨天向媒体表示,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存在重经济、轻环境的思想,外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城市发展一味地追求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珠三角大部分城市开发强度较大,深圳(47%)、东莞(45%)、中山(36.5%)、佛山(32.4%)4市超过生态宜居警戒线,珠海(27.7%)、广州(23 .6%)两市位于生态宜居线与警戒线之间。

  所谓城市开发强度,这里指的是“土地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用地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省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杨林安曾对此作出解释:“开发强度接近50%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深圳每2平方米,就有1平方米是水泥地。根据国际标准,开发强度超过30%就不宜居了。”

  据了解,经济发展程度远高于东莞的香港,其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9%,而东莞的开发强度已超过香港两倍。东莞土地开发强度过高的问题,东莞市政府方面在前两年就已予以关注。截至2010年底,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过了43%,接近50%的极限线。从2010年底至今,不到4年的时间里,东莞的土地开发强度增加了2个百分点。根据东莞市国土局在2012年透露的信息,当时已有十多个镇街的开发强度超过了50%。

  多个镇街无地可用 影响发展后劲

  土地过度开发严重制约了东莞的经济发展。相对于东莞的土地开发强度,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更关注东莞的土地利用率。他在昨天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东莞的低效用地太多,也就是土地的产出比太低,集约化程度不高。其中塘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现在塘厦除去一些林地,已经没什么地可用了。而无地可用的镇街,在东莞还有很多。”他认为,这种“无地可用”的状况无疑影响了东莞的发展后劲。

  发展受制于土地瓶颈,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紧缺导致优质项目无法落地。对此,东莞早已尝过苦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东莞曾有机会争取到一汽大众项目落户,但最终因缺乏连片的地块提供项目用地,败给了兄弟城市佛山。

  [延伸]

  盘活存量用地

  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袁奇峰说:“现在省里在大力推动‘三旧改造’,盘活土地资源,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路子,也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最好办法。”

  据了解,东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土地统筹和三旧改造工作,努力盘活存量土地。目前,东莞三旧改造的一大问题是审批难。今年两会期间,有来自基层社区的人大代表反映过这一问题。也有开发商反映,三旧改造项目在报批报建环节,手续繁杂,推进缓慢。

  根据国土部门的计划,今年东莞将力争再整合20块1000亩以上共计3万亩的土地,并出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规范,引导镇村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力度。

  不安全区域:24个镇街,其中极不安全的区域有麻涌、洪梅、长安、中堂、莞城、虎门等l3个镇。特点:经济发达,人口较多,能源消耗量大。

  较安全区域:有清溪镇、茶山镇、黄江镇和万江区。特点:土地面积较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强。

  很安全区域:樟木头镇、东坑镇、企石镇和石排镇。特点:生态用地面积较大,存在生态盈余,但属于生态脆弱区。(记者 严铧) 

0

下一篇:东莞辅警将统一制服标志

上一篇:东莞:天气预报有望从提前5天增至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