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申请成为“较大的市”曙光初现。记者卢政 摄
●1月再次提交“较大的市”书面申请 5月市长赴京申请首获“赞成并支持”
●专家认为东莞行政架构、人口结构特殊申请“较大市立法权”成功可能性很大
日前,东莞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传出消息:东莞市今年1月再次提交“较大的市”的书面申请,目前已由国务院转国务院法制办研究办理。
记者了解到,东莞从2009年正式提出申请“较大的市”,至今已达5年时间,虽多方吁请却停滞不前。去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逐步增加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专门到北京申请东莞成为“较大的市”,该项申请初现曙光。
那么,东莞离“较大的市”还有多远?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珠三角九市中,广州、深圳、珠海三市已经有了“较大市立法权”,东莞、佛山、惠州、中山四市也都提出了申请“较大的市”。专家认为,仅就珠三角城市群而言,鉴于东莞的一些特殊性,东莞申请到“较大的市”的可能性很大。
【5年吁请】
剑指地方立法权
据了解,自2009年提出申请成为“较大的市”以来,东莞在5年的时间里不遗余力地上下吁请。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东莞申请“较大的市”的讨论也没有停止过。
2009年3月,东莞向广东省政府提交了《关于申请东莞为“较大的市”请示》,不久即获得了广东省政府的同意,并转而向国务院提交了申请,由国务院法制办负责处理。
2011年5月,东莞专门组织人员撰写了申请“较大的市”的可行性报告,随后将这项工作列入五年工作规划。
对于东莞多年申请成为“较大的市”的各种努力,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分析认为,东莞市之所以要申请成为“较大的市”,根本原因是东莞在很多方面有鲜明的个性,发展模式在全国都有先行先试的意义。丁力认为,“较大的市”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价值,东莞申请成为“较大的市”根本目的是获得地方立法权,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获得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一定的自主权。
【曙光初现】
首获“赞成并支持”
据了解,目前国务院已先后4次批准了19个城市成为“较大的市”,1993年之后国家再未批准“较大的市”。20多年来,全国有不少城市提出申请成为“较大的市”,都没有能够取得结果。
今年5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甘藏春接待了袁宝成一行。对于申请“较大的市”的迫切需求,袁宝成从“镇行县权”、人口倒挂、外贸经济和深化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举例说明。在行政架构方面,袁宝成说,作为不设县、区的地级市,东莞需要通过立法明确镇街行政管理权限。而对于特殊的人口结构问题,袁宝成也表示,东莞作为一座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移民城市,需要通过立法加强社会管理。
在听完袁宝成的情况汇报之后,甘藏春表示认可袁宝成的看法。甘藏春认为,随着东莞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管理难度的加大,东莞需要运用自主的立法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赞成并支持东莞申请‘较大的市’立法权”。
据了解,这也是东莞申请“较大的市”5年来,国务院法制办首度表态支持东莞申请“较大的市”。
上一篇:财政透明度 东莞上升8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