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镇改市水到渠成 扩容提质是工作重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要求各省选择符合条件的不同层级市、镇进行尝试。这个一度沉寂的热络话题再次发酵,搅动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基层政府领导和舆论的神经,让不少的地方和很多的人产生新的期盼。

  东莞镇改市水到渠成

  作为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之一,东莞城镇化的速度和问题同样突出。主要包括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家庭收入的提高快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产业聚集的进程快于公共服务的供应,城镇人口的增长快于城市容量的扩张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城镇化主要是由各镇街的扩张与发展支撑起来的,镇街的膨胀推动了东莞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大幅推升东莞城镇化率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各镇。从某种意义上讲,东莞的城镇化主要是一种“市镇化”(townization),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化或都市化(urbanization)。

  由镇到城的转变将是东莞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也是镇改市对东莞的真正意义所在。那么,镇城之分在哪里?城市(city)、镇(town)和村庄(village)属于人类居住地的分级分类概念,按照人口、生产和生活要素聚集与规模、尺度递减顺序排列。如果对人类居住地进行城乡二分,镇处于乡村(rural)而非都市(urban)一端。概括起来,城镇之分大体有六:一是在地理尺度、人口规模以及人口密度上,城大于镇;二是随着城市发展,它会逐渐吸收合并周边地区,但镇不能;三是多数权力中心和行政机构都位于城市而不是镇;四是法人机构治市,市政当局治镇,市长是法人代表,镇长只相当于理事会主席;五是城市有法定的政府,国家和州(省、邦)法律规定它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也可以有法律授予的自治权,但镇与村、社区一样不是法人实体,没有法定政府地位(部分有市县政府派出机构);六是城市通常按照规划建设,卫生设施、饮水系统、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其他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镇或村、社区的设施和服务主要仰仗市县政府提供,或者设施不齐备或者服务水平低下。当然,从人的角度观察,哪怕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没有差异,但在收入来源(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镇的居民离村民更近距市民更远。

  镇由市集或村落发展而来,城由市镇发展而来。当市镇人口和其他生产生活要素集聚指数不断上升,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直至大多数的居民从事非农产业或服务业时,由镇到城的转机出现。东莞各镇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由镇改市水到渠成,理所当然。

0

下一篇:东莞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克强指数”增速较快

上一篇:松山湖打造4+1产业体系 提速三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