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于日前正式出台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方案,入住一40平方米公租房,新莞人每月得支出约1100元。这样的租金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而且还给新莞人设置了“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并签订劳动合同”、“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保满6年”等诸多限制。这个消息或许会让很多人失望,尤其是那些原本指望通过公租房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低收入人群。
为什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苏先生会对现有的公租房定价“吐槽”?这必须先要晒一晒公租房的性质!公租房本质上是一种保障性住房,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莞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这个租住群体而言,钱无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如果公租房没有价格优势,那谁还会搭理公租房呢?
在东莞的一些本地网站上,此报道刚刚挂上去不到三小时,就有15位网友点击“愤怒”。民愤过后,有个问题需要警醒——东莞会不会出现类似佛山等地公租房变“空租房”的窘境呢?尽管这个担忧有待时间去验证,但15个“愤怒”还是值得政策制定者们去思考:如果公租房在定价上不能体现保障性,不能体现与商品租赁房的明显差距,那公租房的意义和市场在哪里?政府还有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对于东莞公租房的定价,虽然不能说可以效仿香港的公屋、新加坡的组屋,但就目前东莞的财力而言,让利于民,租金再降一降还是可以做到的。 (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