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是教师节,在长安镇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该镇镇委书记何绍田豪言称,长安将投入15亿元发展教育事业,5年内增加5000多个公办学位,以满足更多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南都记者发现,长安政府此次大手笔投入教育,不仅是考虑到该镇居民对教育的需求等客观因素,还与长安申请“巨型镇升格为市”的远景规划有关。
徐建华:要保证教育设施用地
据何绍田透露,目前长安镇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严重不足,只有一所镇属公办初中,全镇公办学校提供给新莞人子女的学位仅有7000多个,远远无法满足适龄儿童的入读需求,而虎门、厚街的已达到10000多个。“前段时间,长安镇领导班子和各位党员干部,到企业走访调研时,听到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员工子女教育无法得到满足。”何绍田认为,学位的紧缺将对长安镇人才的引进和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以外,何绍田还提出,9月3日市委书记徐建华到长安镇调研时,就特别提到长安的社会事业滞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与全国、省、市水平都有差距。徐建华当场要求长安镇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尤其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短板,宁可少盖一些工业园区,也要保证这些基本公共设施的用地”。
年均教育投入或增一半
基于上述问题,何绍田于教师节当天提出,长安镇将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发展力度,促进各项教育改革和发展。
对于教育投入问题,何绍田表示,在未来五年,长安镇计划投入15亿元,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力度。实施公办学校扩容工程,制定完善公办学校五年扩建计划,争取在五年内增加5000个学位,满足更多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此外还将实施民办教育提质工程,认真落实好民办教育扶持资金,推动民办学校升级达标。
5年投15亿到底是多大的力度呢?南都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长安镇近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都比较大,而且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从2006到2009年,长安镇每年的教育总投入从1.5亿元,逐步递增到1.83亿元;2010年到2012年,该镇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保持在2亿元以上,2013年超过4亿元。不过据长安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因该镇新建了实验小学和青少年宫,这笔基建费用就占了2亿多元,因此常规教育经费还是保持在2亿元左右。这意味着,今后长安平均每年的教育投入相比以往激增了一半以上。
何绍田还指出,目前长安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在基础教育。而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人的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行、现代生活方式改变都需要建立一个现代教育体系框架,因此长安镇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安镇政府还表示,接下来还将邀请省市专家团队,立足长安镇的城市化特质,研究制定长安教育五年发展规划。记者徐章龙 通讯员王爱仪
上一篇:低产能纸企明年底退出东莞水乡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