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靳延明
“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的风吹草动,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为标准的“新常态”背景下,东莞也不可避免地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面临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与此同时,工业4.0正在颠覆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互联网思维正在重塑传统制造模式。面对这些变化,东莞制造拥抱经济新思维,成长起经济新业态。本报即日起推出“寻找转型的力量——东莞经济新业态系列报道”,以期反映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兴活力。敬请垂注。
2014年,注定是东莞经济经历的平凡而又非凡的一年。
说平凡,是因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下,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随着外部需求锐减,出口订单出现下滑,东莞开始遭遇严峻的外贸出口形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企业也经历着阵痛与挑战。
说非凡,是因为东莞的经济发展正孕育着新变量、新业态、新活力,市委一号文的改革红利释放,使得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民营经济亮点频现,出现了智能手机、机器人产业、电商物流等经济亮点。以电商物流为例,2014年11月,麻涌镇政府与京东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明确将在麻涌投资20亿元建设现代服务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在东莞年交易额可达350亿元;12月,马云来到东莞,见证东莞市政府与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泰置地商业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建设起一张可支持10万亿在线零售总额的开放物流网。
另外,东莞明确2014年起,3年内财政支出6亿元支持企业“机器换人”。而在智能手机产业方面,东莞不仅有本土企业步步高,也拥有华为、金立、酷派、酷比等知名手机生产企业,正逐步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到8月,全市手机出货量达1.38亿台,增长80%。其中,华为终端、宇龙通信、欧珀等六大手机企业,拉动全市规上增加值4.4个百分点。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东莞通过改革,营造有利于社会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培育出新业态成长的沃土。而这些,让东莞有望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抢占先机,改写东莞产业格局。
1
经济
预计GDP增7.5%至7.6%
目前全国经济增速正处于从过去的高速回调到中高速,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一种新常态。从东莞的情况看,在经济平稳的大背景下,质量和效益也在提升,但也面临着第三产业增速回落和外向型经济带动效应减弱等困难。
“东莞经济到底行不行?”新年刚过,春节将至,在异地务工人员要领工资回家过年的节点上,工厂欠薪、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等消息不断,民间舆论场对东莞经济的变化很是敏感。
这种敏感并非空穴来风。2014年以来,曾经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液晶屏生产商东莞万仕达停工停产,7000多名员工受到影响;昔日手机巨头诺基亚东莞工厂在被微软收购并大幅裁员后,计划在2015年春节前彻底关停;东莞知名港资鞋企名雅鞋厂宣布倒闭;东莞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圣心糕点的老板也被政府确认已失联……此外,企业欠薪老板走佬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近日,知名手机代工厂兆信通讯倒闭。
有文章认为,2014年东莞的服务业陷入萧条,将很大程度影响东莞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