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重大办联合多部门推出《关于加快推进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用“早、变、合”三招让重大项目既符合政策法规要求,又能尽快上马建设。
根据《办法》,从市政府下达年度计划和用地指标计划后,项目单位就应立即启动项目立项、规划与设计和环评等前期工作,且要求在当年3月底前完成。
《办法》还明确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奖惩措施,对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进度缓慢、延误规定时间节点的相关责任单位,由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重大办进行约谈。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无正当理由推迟一个月以上的,一律调整为市重大预备项目;推迟两个月以上的一律取消市重大项目资格。
东莞近年来高度重视重大项目的建设,形成了一套高效便捷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施办法,其中的前期用地报批环节“绿色通道”即“先行用地”政策允许在项目用地报批在省国土厅窗口受理后即开展土地平整等,可节省建设时间半年至1年半。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土使用政策的收紧,东莞市重大项目“先行用地”的做法被叫停。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市重大办会同国土、规划等多部门起草了该《办法》。
“早、变、合”3招
早 土地报批材料上报提前两个半月
《办法》要求从市政府下达年度计划和用地指标计划后,项目单位就按照审批要求立即启动项目立项、规划与设计和环评等前期工作,不得以尚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为由拖延时间,且要求在当年3月底前完成,在时间上普遍比以往提前两个半月。
变 用好、用足农转用地审批政策
据介绍,《办法》强调的“变”是用好、用足已经下放到市政府一级的农转用地审批政策,使重大项目开工既合法合规又能加快进度:变以往“先行动工”、“先上车后补票”的做法为依法依规完善前期手续后开工建设;在启动时间上,变以往等待省下达年度用地指标的3月底、4月初才启动用地报批组件工作为1月初就启动。
《办法》还要求市国土局加快对农转用地的审批上报,这样可节约时间几个月。
合 各部门在合力下紧密协作
“合”就是各部门、各镇街(园区)都必须有很强的大局意识,要在大局下行动,在合力下前行,紧密协作,不能互相掣肘、推诿扯皮。
与《办法》同时发布的“报省征地”和“市农转”两张时间表还要求各单位按节点快速完成相应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更加快捷地实施。(记者黄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