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东莞新闻 > 正文

松山湖索市内扶贫新路子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去年,一位黄江镇星光村村民在松山湖公安分局就业,而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村民到松山湖的企业就业。星光村是松山湖市内扶贫的对口帮扶单位,松山湖通过帮助星光村成立公司或者到星光村开设公司的方式,促进村民就业和增加村民及村集体收入,在全市开辟了“造血”式扶贫的新路子。

  日前,在松山湖管委会的推动下,星光村经济联合社在松山湖注册成立了松湖星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湖星光公司”),公司将从星光村当地招收员工,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松山湖前期帮助其开展相关业务,公司最终将通过市场化运营为星光村创收,也为松山湖创税。

  已签下超20万元合同

  松山湖综合信访及维稳综治办副主任刘清涛因为早年有多年农村工作的经验,所以去年扶贫伊始就被派驻到星光村做驻村干部,是松山湖开展市内扶贫工作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松湖星光公司揭牌当天他异常激动。

  刘清涛介绍,公司揭牌的同时还和松山湖签订了两项合同,松山湖通过合法合规的程序,将松山湖中心公园南门等公共厕所管理维护和松山湖白蚁防治两个项目委托给松湖星光公司开展业务,总金额超过20万元。

  松山湖免费为该公司提供办公场地,而星光村通过推介选拔相关人员到公司负责管理。据介绍,目前针对星光村村民的人员招聘已经启动,具体人数将根据工程量大小而定,预计下个月会正式开展相关业务,运营走上轨道后还将针对周边镇区和全市开展业务。

  松山湖将帮助其对接松山湖企业在环卫方面的需求,将相关业务介绍给星光公司,松山湖也会全程做好监督和指导。刘清涛表示,这样可以为星光村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增加个人和集体的收入,但是公司后期经营更多的要靠星光村自己,松山湖只是尽力帮他们搭建渠道和平台。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松山湖将通过推行“明日之星”、“幸福之星”和“希望之星”三项工程,从经济、科技、教育和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对星光村进行帮扶,而松湖星光公司只是个开始。

  刘清涛介绍,目前松山湖正在通过国有控股公司整合星光村的旅游资源,在当地开设旅游公司,增加星光村的人气,村民可以根据自有的条件加入其中开展经营,增加收入。

  考虑到星光村和松山湖两地在土地资源、科技水平等各自的优势,松山湖将把星光村作为园区经济上的“园外园”来建设。据了解,松山湖将鼓励和推动有意入驻松山湖园区的高科技企业,将总部设在松山湖,而将生产部分放在星光村。

  “已经有四五家企业去星光村考察了,今年争取落户1-2家。”刘清涛介绍,园区土地资源紧张,而星光村在这一块具有优势,前期通过松山湖在星光村建设厂房出租给企业,或者企业自建的方式先招商引资和聚拢人气,后期星光村经济发展到位时可对其进行全部回收。

  据了解,松山湖还针对星光村村民开展求职意愿的统计,将和园区的企业进行对接,帮助其就业,而且今年计划选拔星光村5-10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到松山湖进行免费培养,帮助星光村培养更多的人才。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造血式”扶贫模式值得其他镇街借鉴

  去年6月,东莞调动81个市直部门、32个镇街、81个发达村,并配以数亿元的扶贫资金,共同参与一场扶贫行动。在这场扶贫行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对于扶贫新路子的探索,形成一套“造血”功能的引导政策。

  对于松山湖成立公司帮扶对口村,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认为,“这种‘造血式’的扶贫模式用意很好,这种模式,并不是单纯地给村民钱,而是给他们一份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值得其他镇街借鉴。”

  林江建议,如果要想通过成立公司吸纳当地劳动力,从而达到扶贫的目的,应该保证公司的市场化运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东莞市目前正在开展扶贫行动,应该避免走传统的‘输血’扶贫老路子,多探索‘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林江说。

0

下一篇:东莞市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名单公示

上一篇:东莞32个镇街“就地”城镇化 城镇化率达到88.7%